时间:2023年11月2日(8:00~12:00)
地点:高坪校区诚勇楼4楼录播教室401
内容:高坪校区、龙门中学青年教师竞教比赛
1.陈慧霖老师——何时蓝天常在?
教学围绕“成都雾霾”这一情景展开雾霾的危害、雾霾产生的原因、雾霾的解决措施、雾霾治理成效等内容的学习。整节课开展形式多样,有传统的问答形式、角色扮演形式、辩论赛形式等。


2.钟若楠老师——天气主播训练营(4.1天气与天气预报)
情景围绕“天气主播培训”展开,学生了解天气播报的主要内容、形式后,展开学习。内容涉及什么是天气、天气播报的主要内容、天气符号的识别、天气预报的受众群体、重要的天气指数等,内容丰富。

3.陆娟老师(龙门中学)——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生活
情景围绕“李先生在大鹏半岛登山受伤,请求援助”展开“一眼辩山”。课堂分三个讨论活动:判断照片所表示的山体部位;在地图上标出识别的山体部位;分段讨论负责路线,定位地点及视角。

4.张丽老师——拯救鼠奎特-探寻海路变迁的秘密
情景围绕“螺溪河律师事务所接案子、打官司”展开。导入是委托人鼠奎特的喊冤音频和原告证人迪亚哥的证据视频。张老师带着同学们还原案发现场——拼凑六大板块,认识板块的名称→推测案发经过:展开板块碰撞挤压与张裂拉伸的学习,并通过书本模拟整个过程,引出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带来的影响,即山脉、裂谷和海洋的形成。→模拟实验:学生扮演是演员吹动用水模拟的岩浆,学生观察板块的运用引出板块内部稳定,交界处运动活跃的结论。→自然过渡到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学习→最后通过律师复盘案件的环节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。

5.市教科所杨明勇老师评课
优点:
1)注重立德树人;
2)任务驱动条理清晰,学习内容清晰,问题设计具有针对性;
3)情境贯穿整个课堂,利于地理学科综合思维的培养,情境设计独特而新颖;
4)学生学习真正发生。
建议:
1)倡导过程性评价;
2)在教学设计方面,倡导大单元备课;
3)倡导导学案结合教学设计,使国家课程校本化。

6.老师们听课记录